進軍日本前,你對市場真的了解嗎?台灣品牌常見的誤區與對策

店家開發

你真的了解日本市場嗎?台灣品牌在跨入前應該知道的事

我們曾協助過許多台灣品牌進軍日本市場。然而,最令人遺憾的是——許多喊著「想進日本市場」的企業,其實對日本市場幾乎一無所知。

舉例來說,我們詢問「你想把產品賣到哪些日本店家?」

多數企業回答不出具體店名。就算說得出來,也僅限於像蔦屋(TSUTAYA)這類在台灣也有分店的知名企業。

但事實上,日本有許多在特定領域極具代表性的通路,即使沒有海外據點,也是在日本銷售時「必須知道」的通路。如果連這些基本情報都不清楚,貿然與日本代理商合作,風險將非常高。


找代理商不能只看品牌知名度

很多企業在選擇代理商時,會只看對方是否願意合作。但真正該問的是:

  • 這家代理商過去代理過哪些品牌?
  • 在日本市場處於什麼樣的定位?
  • 是主打高級百貨、還是平價大眾路線?
  • 銷售據點集中在東京、地方城市,還是全國性展開?

這些資訊,往往可以透過代理商的官方網站找到。

從中查詢他們代理品牌的名單,再追蹤這些品牌在日本的販售通路,就能判斷該代理商是否具備實力與影響力。


過去代理過哪些品牌?是一個關鍵判斷指標

假如代理商手上有許多知名品牌,那麼它在業界的信用與人脈網絡自然不在話下。這也意味著:

  • 與這樣的代理商合作,進入通路的難度較低。
  • 但門檻也相對較高,未必容易取得合作機會。

反過來說,若對方曾代理過其他台灣或海外品牌,或許你可以透過那些品牌,請對方幫忙牽線、介紹窗口,成功機率會大幅提升。

畢竟,日本和台灣一樣,產業內的「橫向連結」非常緊密。

比起透過官方網站的聯絡表單,找到真正負責的窗口直接聯繫,效果會好很多。


請記得:日本品牌不等於保證、代理商不等於安全

最後要提醒的是,即便是日本企業,也有敷衍了事、草率經營的代理商。

不要以為「日本=值得信賴」,就完全交出信任。

進軍日本市場之前,至少應該:

  • 熟悉主要通路與市場結構
  • 確認代理商的過往實績與品牌組合
  • 儘可能透過推薦或介紹建立關係

唯有如此,才能避免合作失敗,浪費時間與成本。


結語

真正的日本市場開拓,不僅需要行動,更需要準備。

在尋找合作夥伴之前,請先用心理解這個市場。

這將是你邁向成功的第一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