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代理店怎麼找?提升成功率的實戰步驟全公開

品牌行銷與溝通策略

許多海外品牌在考慮進入日本市場時,第一步往往是參加展覽會。這樣的做法並非錯誤,但若期待高成功率,實際上是相當具有挑戰性的。原因在於:

  • 日本買家很少在展會現場做出立即決策。
  • 同類型品牌眾多,容易產生比較與競爭。
  • 日本企業傾向選擇國內廠商以降低交易風險。

那麼,要如何提高成功機率呢?

展前就開始宣傳——善用SNS經營曝光

不要等到展覽當天才曝光品牌,應該提前透過SNS持續向日本市場發聲,例如使用日本語Hashtag發布使用場景照片、影片,讓買家事前認識品牌,增加會面機會。

「商品已在日本」是最大加分項

若能事先完成日本的進口流程,並將商品存放在當地倉庫,對買家來說是非常大的利多:

  • 無需處理繁瑣的進口手續。
  • 部分零售店可直接交易,不需透過代理商。
  • 展示「已經準備好合作」的態度與誠意。

這就是為何我們在協助客戶進軍日本市場時,也提供「日本進口&倉儲代辦」的原因之一。

日文宣傳素材是專業表現的關鍵

用英語資料參加日本展會?這往往讓買家卻步。請想像以下情境:

若台灣企業收到來自日本的英語資料 vs. 正體中文資料

哪一個會讓你感到對方「真的有做功課」?

同理,使用正確的日文、搭配業界常用語的資料,會讓日本企業感受到你的專業與熱忱。

強化展後追蹤行動

展會結束後,真正的比賽才剛開始。建議依下列順序執行:

  1. 發送感謝與追蹤郵件,詢問是否有興趣進一步交流。
  2. 安排線上或面對面拜訪,說明商品與交易條件。
  3. 提供日文版的宣傳素材(數位檔即可),讓對方可轉發內部討論。
  4. 持續Follow up,例如新品上市或下次參展的通知,也可作為觸發點。

日本人重視「熱意」與「信賴感」

與多數海外企業相反,日本企業更重視「誠意」與「穩定感」。所以就算多次聯繫、拜訪也未必造成反感,反而會提升信任度。重點是頻率需控制得宜,避免過度干擾。


結語

若你希望與日本企業建立穩定且長久的合作關係,請記住:

光靠一次展覽,無法贏得對方信任;必須展前經營、展中表現、展後跟進三步並行,才能讓對方真正感受到你的本氣。